蘇軾《題沈君琴》: 「若言琴上有琴聲,放在匣中何不鳴?若言聲在指頭上,何不於君指上聽?」
班固《白虎通義》: 「琴者,禁也。禁止於邪,以正人心也。」
琴為何物? 琴道何在? 古之琴,即今之古琴。
左琴右書│弦外之音│大音希聲│攻琴如參禪│聲音之道可與禪通
【今之古琴 - 今玉老師】
中華民國國立大學雙雙碩士 (北藝、南藝、中山、清華),多元跨領域知識背景。「琴棋書畫」並稱於世,「琴」為四藝之首,古之琴即今之「古琴」,從事古琴藝術教育事業數十年,非營利教學,致力於古琴藝術的傳承與分享。
琴之說文解字,上為「形部」下為「聲部」,亦即上「玉」與下「今」,上下相合為「今玉」,今玉即「琴」。
● 今之古琴 ─ 今玉老師|古琴教學藝術家(2010-迄今)
● 非營利教學、口傳心授、手把手、一對一|古琴家教 ● 國軍醫院、台中醫院、長庚醫院|音樂志工
● 台中玉市-天目城、救國團、慈濟志玄文教基金會、文化中心、社區大學、進修推廣中心|古琴教師
● 道禾六藝文化館、台中岳陽樓書學會、藝文單位|古琴演奏
● 馬來西亞敦胡先翁大學中華文化協會|活動贊助
● 國立臺灣藝術大學藝術教育學術研討會|論文發表
● 遠東集團財團法人徐有庠紀念基金會《在我眼裡的華日藝術》|公益演出
● 扯動夢想 舞出台灣│赤山形象服 義大利藝術節 募資計劃|公益募款
【古之琴,即今之「古琴」】
古琴藝術,資訊分享;古琴音樂,專業教學。
秉持古法傳承,輔以網路科技;有心即有緣。
【琴為何物】
「琴棋書畫」並稱於世,「琴」為四藝之首,古之「琴」即今之「古琴」。古琴,源自中國,又稱瑤琴、玉琴與七弦琴,音域寬廣,音色深沉,餘音悠遠,最早可追溯於三皇五帝神話時期,至兩宋成為儒家生活世界中的代表器物之一,至今已有三千年以上歷史。古琴,是中國古代文化地位最崇高的樂器,故有「士無故不撤琴瑟」和「左琴右書」之說,位列「琴棋書畫」四藝之首,歷來被文人視為高雅的代表,亦為文人吟唱詩歌的伴奏樂器,自古以來一直是許多文人必備的知識和必修的科目。
「孔子學琴」故事中的樂器,是古琴;
「三國演義」空城計中,諸葛亮所彈奏的樂器,是古琴;
「甄嬛傳」劇中所彈奏的樂器,是古琴;
「電影赤壁」中金城武所彈奏的樂器,也是古琴。
【適合對象】
古琴適合「無音樂基礎與不懂五線譜」的「任何年齡層」學習,無論是華人或非華人,只要具備基本中文能力,皆可學會閱讀古琴譜(減字譜);秉持古法教學,強調指法規範,提供從零開始的古琴基礎課程,按部就班循序漸進,三個月即可彈奏小曲,六個月可掌握初級曲目。
【課程規劃】
每周一堂課,每期六個月。
【教材內容】
今玉老師自編教材,提供詳細的指法圖片與示範影片,並布置課後作業練習。
【古琴租借】
為了確保學習質量,學琴以租琴為前提,每張練習琴皆由今玉老師監製而成,提供給學生租借使用,每日租金為新台幣一百元,最短租期為三十天,僅收租金,免收押金,以郵局包裹方式寄出,運費由學生負擔。
【預定流程】
1. 線上諮詢: 請先與老師聯繫,瞭解上課方式。
2. 申請租琴: 與老師確認租琴天數與租金費用。
3. 預約上課: 開始預約上課時間,每期六個月。
【課後輔導】
遇到學習困惑之處,可隨時透過「LINE」與老師聯繫與諮詢。
【「孔子學琴」與「孔明空城計」小故事】
我們常說的「六藝」乃為「禮、樂、射、御、書、數」,當中的「樂」指的就是音樂、古樂、雅樂與《樂經》,「古琴」即涵蓋在其中,古琴非古箏,是以「琴棋書畫」的「琴」是「古琴」,「知音難求」的「音」是「琴音」,「曲高和寡」的「曲」是「琴曲」,成語也常見「高山流水」、「琴瑟和鳴」、「伯牙絕弦」等代表古琴自春秋時期以來流傳至今的歷史典故,口語上也有「對牛彈琴」的普遍使用,在歷朝歷代眾多古琴家之中,最有名的且知名度最高大家都認識的人,毫無疑問當屬春秋時期的「孔子」和三國時期的「孔明」。
古琴之所以一直以來受到儒家高度重視的主要原因在於孔子本人即擅彈古琴並詳細載於《史記‧孔子世家》:「孔子學琴於師襄子,十日不進。……師蓋雲《文王操》也」,內容大意是說:
師襄子是春秋時的一個樂官,善於彈琴、擊磬。據史料記載,孔子曾拜他為師學琴。孔子學習很認真,一邊學還一邊思考。開始時,他向師襄子學了一支曲子,練了十來天,還在不停地練。師襄子對他說:「差不多了,再學一支曲子吧!」孔子卻回答說:「我才學會了譜子,還沒有掌握它的技法呢!」過了一些日子,師襄子見孔子已基本上掌握了曲子的技法,就對孔子說:「你已經掌握了技法,這回可以學習另一支曲子了。」孔子認為還不行,便答道:「我還沒有體會出這支曲子所表現出來的思想感情呢!」又過了一些時候,師襄子告訴孔子說:「你已彈出了思想感情,可以學習新曲子了。」孔子又說:「我還體會不出作曲子的是一位甚麼樣的人呢!」於是又繼續練下去。就這樣,過了好長時間。終於有一天,孔子高興地跑來,對師襄子說:「我已經體會出曲子的作者了。莊重的面孔,高高的身材,兩眼仰視,一心想著:以德服人,感化四方!除了周文王,還能有誰呢?」師襄子高興地說:「一點不錯,這支曲子正是《文王操》啊!」
此外,三國演義當中有一個最為人所熟知的「空城計」經典橋段,乃以「馬謖拒諫失街亭,武侯彈琴退仲達」作為故事主軸,蜀漢諸葛亮面對曹魏司馬懿大軍進襲,故意大開城門,坐在城上焚香操琴,讓司馬懿以為城內有伏兵,故而退兵。孔明在城牆上所彈之琴,就是「古琴」,雖然這只是虛構的小說情節,但也足以彰顯古琴對於古代文人所具有的重要性與特殊性。